第一题:创新就像登山,有艰难跋涉与磨砺,有快乐,有惊喜,结合自身谈谈你的理解。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思维发散能力
【参考解析】
2015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自此,创新、创业成为名符其实的两会“热词”之一。但正如题中所言,创新并非一件易事,它就像登山一样,有困难,但也会有登顶的喜悦。
第一,创新意味着要走不寻常路,不寻常路往往需要经历更多的磨难与跋涉。在做调研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借鉴别人的意见,而有些人则偷懒,完全沿用别人的方法。这样固然可以完成任务,然而效果却并不一定好。我们应当学会的是,在借鉴中勇于创新、勇于突破。虽然这条道路会孤单、会寂寞,但是我们却有可能收获更多。
第二,创新的过程中会有失败,但我们要学会正确看待它。无论是经历了1000多次失败才成功发明电灯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亦或是被500多家电影公司拒绝过的好莱坞巨星史泰龙,还是经历过三次高考的电商大王马云,无一不阐释这这一道理。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创新的道路上,我们很有可能不止经历一次失败,不止绕一次弯路,但惟有咬紧牙关坚持,才能攀登成功的巅峰。
第三,创新就像登山,当登顶时,会有快乐,会有惊喜,但是我们要学会不骄不躁、继续前行。有些人容易被成功的喜悦冲昏头脑,停滞不前。如果是这样,创新就失去了意义。古人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阐明了创新应当永不停歇、永不止步。
第四,年轻人充满朝气,心怀理想,一方面我们自身应当具备创新精神,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理念;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为大众提供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进一步落实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服务。
第二题:某小镇风景优美,古树和古建筑比较多,如果领导让你开展一次针对古树和古建筑的保护活动,重点应该针对哪些方面开展工作?
【测评要素】解决问题能力、计划组织能力
【参考解析】古树、古建筑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珍宝,并且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领导要我开展一次针对古树和古建筑的保护活动,我认为重点应该从以下方面展开:
第一、加大宣传。通过一切文化传媒去宣传古树、古建筑的生态、历史、科研、观赏和价值,在全社会形成了解、认识、关心、重视、参与古树、古建筑保护的环境和氛围。大力开展古树名木保护认养、监管以及挖掘古树名木文化特色品牌,弘扬森林生态文化内涵,促进森林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宣传让居民自觉地加入到保护古建筑的行列中,古建筑才能永久长存。保护文物是全社会、全民的共同义务,全国上下应提高对古树、古建筑保护的认识,城镇居民更要提高自身素质。
第二、加强档案管理。认真做好古树、古建筑建档工作,及时掌握全镇古树、古建筑资源现状,建立信息系统,对古树、古建筑的保护现状等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并实行定期追踪报告制度。
第三、树立科学保护的理念。对于古树名木而言,可以采取封山育林、设立保护区、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定期健康普查等措施;而对于古建筑而言,可以从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利用传统科技与现代科技做好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第四、落实责任,联动保护建设成果。按归属地管理原则实行专人、专项管理。坚决查处非法毁坏古树、古建筑的违法行为。组织摄影爱好者入城乡,在实地踏查、寻访的基础上拍摄古树、古建筑图片,制成画册展示古树、古建筑风采,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古树、古建筑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成果,增强广大市民对古树、古建筑的保护意识。
第三题:你是贫困村的村干部,在精准扶贫动员会上请你以承诺为主题,发表一段讲话。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演讲能力
【参考解析】(考场上言之有理即可)
各位父老乡亲:
今天请大家过来参加这个精准扶贫动员会,主要是想和大家来说一下关于上级部门的针对咱们地区精准扶贫的项目设计。到底要怎么做到精准扶贫,今天就给大家说下几点承诺。
承诺之一是要先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咱们村需要对贫困户逐一摸底,搞清楚贫困人口的数量、贫困程度、致贫原因,根据这些内容和上级的统一部署建档立卡,实行动态集中管理,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而宜。这点需要大家的积极配合,之后咱们就会展开相关工作。
承诺之二是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村里的状况是硬件条件差,交通不便,软件上咱们村的人口整体素质还有待提升。现在国家要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让不同的贫困群众吃上不同的“政策小灶”,通过产业扶持鼓励创业、转移就业,来帮助咱们村有劳动能力的人能够脱贫,比如之后咱们引进的一些旅游项目,大家就可以积极参加进来。那么其他无法自给自足的老、病、残人员呢,可以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承诺之三是精准落实。咱们村两委,现在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确保政策到位、项目到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到位,按时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其实“众人拾柴火焰高。”脱贫致富终究要靠咱们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基层干部也会密切联系咱们老百姓,承诺大家,一定会帮助大家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第四题:有人用眼睛看到美丽,有人用耳朵倾听,有人用心灵感悟,有的人却忽略了欣赏别人,请以“学会欣赏”为主题,发表一遍演讲。
【参考解析】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会欣赏”。
何为欣赏?大家不禁有如此疑问。
在古诗词中,我们感受到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的豪放洒脱;“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李清照的似水柔情;“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浪漫飘逸…… 步入田园中,我们又倾听到了良田美池,溪水潺潺;鸡鸣狗吠,牛羊相伴;蓝天白云,炊烟袅袅……
你感觉到了美无处不在!你开始为自己拥有一双眼睛、一对耳朵,一个心灵而庆幸,自豪!开始为大千世界的美所陶醉、感化。然而,当你将双手紧贴在胸口,嘴里虔诚地默念着,感谢着上帝的恩赐时,是否遗忘了如果一味的孤芳自赏,便落得个顾影自怜?
其实,就像每一片叶子都有它独特的形状,每一个花朵都有它独特的芬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个体。在这个世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我们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有自己的价值与意义,我们不仅需要学会欣赏自己,更要学会欣赏他人。
欣赏别人的成功。成功是一个值得庆祝的话题,这是我们一直渴望拥有、得到的一种美好的感觉。当你看到别人成功时,真诚的送上一声祝福、一个赞赏,你的心中也会涌现出激动的浪花!
欣赏别人的失败。你会发现,失败其实没什么。如果没有一次次的失败,居里夫人怎能成功提取出镭?如果没有一次次的失败,屠哟哟怎能带领她的团队发现青蒿素,攻克疟疾造福人类?任何人都可能失败,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当你看到别人失败时,真诚的送上一声问候、一个安慰,你会感到感恩之情在你的内心激荡。
当你真正的学会了欣赏别人时,你的欣赏才够完美。内心也必然会有种“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畅快淋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欢天喜地;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乐……
学会欣赏,用你的目光来观察,用内心来感受。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第五题:漫画,你们小组要举行一个活动,要从以下五种图形中选择一个作为你们小组的标志,你怎么劝说你们小组成员采用E这个图形。
参考解析:
组员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看看以下哪个图标最适合作为我们小组的标志。我们从左往右依次来分析下这个图标。
首先,第一个图,是一个圆形,圆形让我想到圆满,团结的意思。整个圆外围是由一条曲线组成,曲线可以代表着事物发展是曲折的。但是,事物发展是有顺境也有逆境,所以,不是很完美。
其次,我们看看第二个图形,是个三角形。三角形,给我的直观感受是积极向上,从下往上看有种奋发图强的含义。整个图由三条直线构成,直线可以代表事物发展有顺境的情况。但是,事物发展不是只有顺境,也还应该有逆境。再者,三个角,可以代表三方面。而我们团队共有四个成员,所以,三个角对我们团队来说不是很妥当。
再次,我们看这第三个图形,是个小月牙形,两端方向都朝上。给我的感觉是两头有积极向上的含义,但是,整个图形只是由曲线组成,这一点依然代表不了事物发展过程的顺境和逆境。欠妥。
同时,我们看看第四个图形。是个半圆。半圆,是圆的一半,也有团结的含义。又从左往右看,我看到图形左边是一条直线,直接朝下,而右侧的曲线也是从上往下的走势,这个寓意不够积极向上,与我们这个富有朝气的团队来说不太符合。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最后一个扇形图形。扇形,是圆形的四分之一部分,本身我们团队的成员就是四个,代表我们4个人团结起来就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活动的圆满完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与付出。再看,这个扇形在最上方,有一个尖角,我觉得尖角是我们团队的精锐力量,底下的弧形圆底是集体的核心凝聚力。如果从下往上观察,这个扇形整体是个上升的趋势,这说明我们团队是拧成一股绳的。积极向上,有理想,有梦想这不正是我们组建团队的初衷吗?如果从构成上来看,扇形是由直线和曲线共同组成的,有直有曲,充分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有顺境也有逆境。而且扇形的重心偏下,说明我们这个刚成立的团队需要打好基础,不能好高骛远。扇形下面像不倒翁的下面,任他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风吹雨打都不会把我们这个团队打倒的。
所以,综合分析,我觉得这个E图最适合作为我们团队的标志。你们觉得呢?考生答题完毕。
第六题:有人说在基层,干部要把自己当干部,也有人说,基层干部不要把自己当干部,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基层干部,历来都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力量,是连通上下的关键节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基层干部的身影。有人说,基层干部是“凤尾鸡头”,基层工作是“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针上的线,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而基层干部面对群众时,又得倒过来了——“上面一根针,底下千条线”。对于题目中的两句话我认为都有一定的道理。
第一,“基层工作者要把自己当干部”意思就是基层干部要敢于担当,有责任意识。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特别是进入矛盾凸显期,基层各类复杂纠纷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干部都要冲在一线。农机化肥、合医低保、修路征地,每一件事、每一项工作,都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来不得半点马虎。基层干部要积极地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带领基层群众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二,“基层工作者又不能把自己当干部”也就是说基层工作者一定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基层工作者也是群众中的一员,要真正的向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基层工作者要不断的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要做一个全科型服务员,要有菩萨心、婆婆嘴、橡皮肚、毛驴腿。就是要有爱心和公心,能够磨破嘴皮子不厌其烦地做说服工作,要有容忍的肚量,还要勤快多跑路、经常深入农户。“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能把你捧在手上”。面对新挑战,基层干部不断提高自身服务群众的本领,
第三,现实在急切地呼唤基层干部自觉提升能力素质,实现转型升级;同时,全社会也要对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的基层干部们,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关心,为他们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基层干部就要做好一个管理者,又要做好一个服务者。就像习总书记所说“基层干部要接地气”。如果我能够到基层工作,我一定坚持贯彻落实“三严三实”,做一名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基层工作者。
第七题:某村进行生态文明村建设,在创建过程中,有人举报造纸厂排放污水造成污染,对居民饮用水造成危害,在处置过程中产生分歧,有村民认为应该在申办结束后进行处置,有村民认为应该在申办期间进行处置,你作为驻村干部,应该怎么做?
【参考解析】
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在广大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环境的一场伟大革命,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可以更好的建设美丽乡村,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对创建过程中产生的造纸厂污染居民饮用水问题,我会对造纸厂污染情况进行了解并对其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争取使影响降到最低。
第一,作为驻村干部,我要坚持自己工作的原则性。由于造纸厂排放污水对居民饮用水造成了危害,饮用水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居民的生命安全,我会在第一时间对这一情况进行处理,将居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不能因为申办生态文明村,为了荣誉而对居民安全置之不理。
第二,对于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分歧,无论是申办结束处置还是申办期间处置,我们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为了使生态文明村真正的实至名归,在及时处理这一情况的同时还要耐心的向村民解释做出这一选择的原因,以免引起居民不必要的误解,产生矛盾。
第三,有村民认为应该在申办结束后进行处置,因为在申办期间处置有可能会影响到生态文明村的申办,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隐瞒这一情况,对于其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是我们无法预估的,甚至会影响到我们村的声誉。对于举报者,我们应该感谢其对我们提出的问题,可以使我们更好的改进村里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村依靠的是真正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一种状态,一种责任义务,而不是一种荣誉。造纸厂的污染情况说明我们在生态文明村的创建过程中确实存在问题,即使申报也可能不会通过。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及时解决污染问题,将治理情况公示,从而显示出我们村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和努力。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造纸厂污染情况会得到及时的解决,即使今年没有申报成功,我们也应该正视这一结果,因为我们为之付出了努力,只要我们将生态文明放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中,就一定会成为真正的生态文明村。